抬头挺胸向前走
为什么苏州昆山市的打工族越来越少呢?
昆山曾被称为“打工者天堂”,但如今不少制造企业招工难。走在昆山街头,能感觉到人没以前多了。一些工厂门口招聘广告贴了很久,也招不满人。
工资跟不上消费是一个现实问题。昆山平均工资大约5000多元,但一碗面从十年前的10块涨到了20块。房租、日常开销除开,攒不下什么钱。房价更是让普通打工族难以安家,均价两万一平,城西甚至高达六万,月供动辄八千,压力巨大。
工作机会也在变化。以前昆山电子厂多,订单多,找工作容易。但近年来,像富士康、仁宝、纬创这样的大厂陆续搬迁或缩减规模。同时,全球经济形势和产业链调整也影响了昆山的出口导向型企业,订单减少进一步缩减了用工需求。
另一方面,昆山本身也在“腾笼换鸟”,推动产业升级。一些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产业被限制或淘汰,政府正大力支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并培育元宇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这对劳动者的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打工者也有了更多选择。不少成熟工人因年龄因素退出,而年轻人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外卖、快递等更灵活自由的职业,或者随着家乡及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选择就近就业创业。
昆山正在努力转型,从“制造”迈向“智造”。这座城市的吸引力,未来可能需要建立在更高的产业发展水平和更有竞争力的薪酬保障之上。




